气囊炎病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20-07-03 22:37 气囊炎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气囊炎: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有啰音,咳嗽。剖检可见气囊混浊,有大量混浊的渗出液,重者气囊壁增厚,有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凝块。除大肠杆菌外,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菌、传染性鼻炎病毒、支原体(败血支原体、滑膜支原体、毒支原体)、曲霉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肉鸡后,都可以引起气囊炎。单是支原体就有28种,且不同支原体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可以说,引起气囊炎的病原十分复杂,临床治疗若没有明确的目标,判断不准病原,选不准有效药物,很难奏效。 病情分析 气囊炎:发病鸡眼睑拉长、眼角冒泡 气囊炎型大肠杆菌感染后继发败血支原体造成本病,受支原体影响中后期继发感染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占发病的一多半,[1]继发感染往往可迅速引起鸡只死亡,而那些非高致病力毒株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但其会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为其他病原菌的入侵开辟了门户,最后因大量细菌感染造成机体自体中毒或因体质虚弱而造成强毒感染都能使鸡只大批死亡,这是养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致病因素 气囊炎:发病鸡低头、呆立、趴不下 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不合理是主要的诱发因素。饲养管理中的通风和温、湿度控制不当、饲养密度过大这是气囊炎的主要诱发因素。养殖业户在春、秋、冬季节总是怕鸡舍温度上不来,只注意保温经常不通风或通风不良,鸡舍空气特别干燥;养殖舍内烟雾缭绕、尘土飞扬、饲养密度过大易发生呼吸道病;干燥空气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鸡毒支原体的激发发病而导致气囊炎及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的出现。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 |